1.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:一位成人化療病友,每公斤體重至少需要1.5公克蛋白質,以及35大卡熱量
2.根據台灣尼爾森2020市售癌症營養配方資料量
3.Marco et al. Tumor Biology 2017:7-9
營養標示 / 每100毫升
- 熱量 ⋯⋯⋯⋯⋯⋯ 153大卡
- 蛋白質 ⋯⋯⋯⋯⋯ 9.5公克
- 脂肪 ⋯⋯⋯⋯⋯⋯ 4.1公克
- 糖 ⋯⋯⋯⋯⋯⋯⋯ 11.8公克
- 膳食纖維 ⋯⋯⋯⋯ 1.1公克
- 核苷酸 ⋯⋯⋯⋯⋯ 150毫克
- EPA ⋯⋯⋯⋯⋯⋯ 300毫克
- DHA ⋯⋯⋯⋯⋯⋯ 180毫克
- L-精胺酸 ⋯⋯⋯⋯ 1.6公克
- 中鏈三酸甘油脂 ⋯ 1.1公克
營養標示 / 每100毫升
- 熱量 ⋯⋯⋯⋯⋯⋯ 153大卡
- 蛋白質 ⋯⋯⋯⋯⋯ 9.5公克
- 脂肪 ⋯⋯⋯⋯⋯⋯ 4.1公克
- 糖 ⋯⋯⋯⋯⋯⋯⋯ 10.6公克
- 膳食纖維 ⋯⋯⋯⋯ 1.1公克
- 核苷酸 ⋯⋯⋯⋯⋯ 150毫克
- EPA ⋯⋯⋯⋯⋯⋯ 300毫克
- DHA ⋯⋯⋯⋯⋯⋯ 180毫克
- L-精胺酸 ⋯⋯⋯⋯ 1.6公克
- 中鏈三酸甘油脂 ⋯ 1.1公克
營養標示 / 每100毫升
- 熱量 ⋯⋯⋯⋯⋯⋯ 153大卡
- 蛋白質 ⋯⋯⋯⋯⋯ 9.5公克
- 脂肪 ⋯⋯⋯⋯⋯⋯ 4.1公克
- 糖 ⋯⋯⋯⋯⋯⋯⋯ 10.6公克
- 膳食纖維 ⋯⋯⋯⋯ 1.1公克
- 核苷酸 ⋯⋯⋯⋯⋯ 150毫克
- EPA ⋯⋯⋯⋯⋯⋯ 300毫克
- DHA ⋯⋯⋯⋯⋯⋯ 180毫克
- L-精胺酸 ⋯⋯⋯⋯ 1.6公克
- 中鏈三酸甘油脂 ⋯ 1.1公克
Need Help?
FAQs
台灣雀巢股份有限公司/雀巢健康科學事業部 提供飲沛癌症及手術專用營養使用常見問題
Q1:如何改善癌症患者的營養狀況?
要改善身體的健康狀況,並非在癌症療程完成後才開始,應在接受療程前預先儲備足夠營養。改善營養狀況有三大要點:
(1) 補充熱量:多進食澱粉類食物、肉類、水果、奶製品等。在治療期間,不需減肥。別過量進食熱量低食物,例如:清湯、清水、茶、咖啡和蔬菜等,以免影響胃口。
(2) 增加攝取蛋白質:多進食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,如新鮮肉類、雞蛋、奶類、海產類和豆類等。蛋白質的需求量可比平常多出一倍。
(3) 維持均衡營養:依照健康飲食金字塔建議,每日進食不同種類及足夠份量的食物,以應付身體對各種營養的需要。
Q2:吃得對怎麼吃?均衡營養是基本
坊間常常聽到醣類會促進腫瘤生長,所以應該採用低醣飲食避免腫瘤增生的說法,是錯誤的!癌症患者需要比正常人多20-50%的熱量,一位成人化療病友,每公斤體重至少需要1.5公克蛋白質,以及35大卡熱量。醣類、蛋白質、脂質是人體最重要的熱量來源,任一種攝取不足都可能導致癌友營養不足進而無法順利完成療程,均衡營養才能使身體運作順暢,幫助養分有效吸收與利用!
Q3:吃得好怎麼吃?
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營養不良?體重與肌肉量是關鍵!
若癌症患者在準備療程或正在癌症療程的期間,就要考慮額外補充癌症專業營養品,避免營養不良發生。
建議可以選用歐洲最新營養指南推薦含有精準三效營養素的營養品1,2,內含有魚油、精胺酸、核苷酸,5天提升保護力3!
1. Kenji Mimatsu et al. Gastrointest Tumors 2017; 4:61-71.
2. Clinical Nutrition, 2016: xxx, 1-38
3. Marco et al. Tumor Biology 2017; 7-9
Q4:癌症治療如何影響患者的營養吸收?
普遍來說,所有癌症治療都會削弱吸收營養的能力。
通常經過數星期的放射性治療後,患者都會出現噁心、味覺改變、口乾及吞嚥困難的問題,從而亦會導致失去食慾,自然地減少攝取量。
此外,若接受放射的位置是腹部,更會破壞消化道功能,影響吸收能力。化療方面,大多數相關藥物都會引致腸胃不適、口腔發炎、食道炎或胃炎;同時亦會令病人出現噁心、嘔吐、味覺改變及容易疲倦等副作用。
接受手術的病人會因切除的部位而造成不同的影響。例如:切除口腔、咽喉或食道手術有可能會導致吞嚥困難,從而減少進食;切除胃部或腸道手術後,不但影響消化及吸收能力,而且亦會有可能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及貧血等現象。
Q5:接受癌症治療後,患者出現味嗅覺改變,對於味覺甜酸鹹感受降低,苦澀金屬感增加,該如何改善?
36-71%癌症患者在化學治療後會產生味覺改變,對於甜酸鹹感受降低,而增加對苦味的感受,甚至對於某些食物產生鐵鏽味,連帶伴隨噁心、嘔吐、黏膜發炎的症狀,致使口乾、口破、唾液減少、口臭、蛀牙、吞嚥困難、沒有食慾、進食量減少,大大影響營養攝取意願和身體營養狀態。
Q6:為什麼癌症患者常覺得要嘔吐?
Q7:接受化學治療時,癌症患者出現腹瀉,應如何注意飲食?
Q8:在接受電療期間,患者吞東西時喉嚨很痛、嚥口水時如刀割般,晚上躺下來喉嚨發癢、咳漱及多痰,應如何處理?
嘔吐現象電療期間,病人會感到喉嚨腫痛,主因是咽喉壁開始發炎充血,此乃常見的副作用。
Q9:在化學治療期間,應如何注意飲食來減輕便秘?
在接受化療期間,由於某些藥物可能會減慢腸道蠕道速度,因而出現便秘情況。要舒緩此問題,平日應要多飲開水或其他流質飲品,例如果汁及湯等,每天應至少飲用8至10杯水(2000~2500毫升)。也應多進食含豐富纖維素的食物,例如蔬菜、水果、乾豆類及其他全麥穀類食物,也可以將PHGG超級纖維加入日常飲食中,方便食用。
如果病情仍然持續或甚至轉差,應立即就醫。
Q10:癌症患者於不同階段除了積極補充富含3效營養素的營養來源外,應選擇什麼樣的食物,並養成怎樣的飲食習慣?
【 療程前】為減輕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以及加快康復時間做準備。
建議:進食高蛋白質食物及高熱量食物,幫助身體儲存足夠營養。
【 療程中】受到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而感到不適,從而導致胃口大減,但身體在此期間需要更多熱量及營養素來應付治療的副作用。建議:採用少食多餐,盡量進食一些高熱量及高蛋白質食物或飲用營養品。
【 療程後】建議:攝取足夠的熱量、蛋白質、維生素與礦物質及做一些適量的運動來增強體力調整
Q11:吃的巧怎麼吃?攝取營養時機最重要
根據EPSEN歐洲營養指南建議1與ERAS(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)加速術後康復療程概念2,等待手術期間可以正常飲食外,前7天就可以開始透過補充三效精準營養素(魚油、精胺酸、核苷酸)的營養品加強營養補給,強化術前營養打底,加速術後康復!
1.J. Arends et al. Clinical Nutrition, 2017, 36.5: 1187-1196
2.Gustafsson, U.O.et.al. World J Surg (2019) 43:659–695